摘要:当同学们忙着了解各大学的录取条件而着手准备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的同时,或许更该想一想,美国的大学到底青睐哪种学生,自己用于吸引美国大学招生官员眼球的资本是什么?
特朗普上台后,移民政策、签证政策也经历了相应的“波动”,对于想要申请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而言,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笔者时不时也会听到学生热衷于刷GPA,或猛K托福成绩,这些固然重要,不过,当同学们忙着了解各大学的录取条件而着手准备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的同时,或许更该想一想,美国的大学到底青睐哪种学生,自己用于吸引美国大学招生官员眼球的资本是什么?
对于习惯了考试的中国学生而言,“高分”或许是首当其冲出现的回答,确实,申请美国大学,多数情况下需要提供学生在国内学校的成绩、托福以及SAT成绩,不过,当这些成为众多申请者手中的敲门砖时,如何在众多申请者中鹤立鸡群,则成了是否能成功申请到理想大学的另一个关键。
于是,学生就会想到在自己的文书上下功夫,然而,“完美”的个人文书并不见得就能换来完美的申请结果,各种获奖记录或许在中国人看来是优秀的具体体现,但美国大学选拔学生时,希望看到的是学生内心所在,而非一个个奖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北京高考状元连续申请美国11所大学被拒的现象。因此,“个性”成了第二个答案。我们不难从美国的影视剧中发现,美国大学喜欢有个性的学生,但这种个性是基于对所研究专业领域里的创新思维,或是在社会实践中的人格魅力表现。相对来说,前者并不容易,毕竟像Sheldon Cooper(出自《生活大爆炸》)和Will Hunting(出自《心灵捕手》)这样的天才为数不多,更多的申请者则是通过后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以外的优秀特质展现在申请材料中。美国教育类畅销书《大学钩子》的作者Pam Proctor女士曾经就推荐有意申请美国大学的准留学生们看一看电影《Legally Blonde》(译作《律政俏佳人》),这部表面上欢沁幽默的爱情轻喜剧,实际上也反映了包括哈佛在内的众多名校的招生观。当然,笔者也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另一部虽然剧情口碑并不好,但却用一种相对夸张的手法展现当代美国大学招生的电影《Admission》(译作《爱在招生部》),相信大家会得到一定的启发。
(以上来源于影视剧视频截图)
然而,向招生官员展现个性并非将自认为所擅长的一切都堆砌到个人材料中,更不是自吹自擂或是渲染煽情;像《哈佛风雨路》中Liz Murray这样历经重重磨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固然打动人心,但招生官明白,这是极少数现象。因此,下一个答案便是“理想”,通过描述自己所参与的实践活动,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理想,让招生官明白正是这些理想指引自己选择申请这所大学、这个专业,而非单纯的因为该校在US.News上的排名。
看完这些,大家是否对申请美国大学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呢?简单来说,想要申请美国名校,“硬件”固然重要,但“软件”也不可忽视。
(图片收集自网络,本文为留学港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留学港”更多留学信息可填写下方表格提交预约咨询,或关注留学港微信公众号:留学港教育服务 新浪微博:留学港)
朱蕙菁
欧洲权威留学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及上海大学双学士,自2000年起开始从事德国、奥地利留学教育咨询工作,现已从业长达十七余年,被德国莱比锡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弗莱贝格工大、德国布林多夫职业教育集团、德国布伦瑞克-沃尔夫斯堡国际中学、德国圣克里斯托弗高级文理中学授予中国首席招生代表。 曾受邀数次赴德国参观院校,擅长个案分析,深谙审核培训,精准留学生涯规划,经朱老师办理学生无一拒签,深得学生家长赞誉!
龚晨
希望通过我的专业服务,可以帮助每一个学子实现他们的留学梦!
周燕
澳新室经理,擅长为学生量身定制留学计划。
王晨立
美国室经理,多年美国高校申请经验。
孙家伟
日本室经理,申请日本院校经验丰富。
胡 翎
留学港英国室经理,硕士学位,拥有多年英国留学办理经验。